各行各業的巨頭最重視、最具價值的數據是哪些?這里就和大神們分享一下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規劃采集,但是涉及隱私的數據請勿觸碰,千萬不要以身試法,不然會把自己或你們的老板坑進去待個3-7年,那……真的會錯過很多數據的~
騰訊的用戶及社交數據
再好的游戲或者應用,都會面臨更新迭代,要想火的再久一點就必然離不開社交。QQ和微信,對接社交屬性的游戲或應用的必經渠道,像是開心消消樂,王者榮耀,全民K歌,天天P圖等哪一個可以離開社交持續活下去?
這也是騰訊的核心價值所在,游戲做得好很關鍵,但強大的社交必會大大潤色。來看看騰訊2017一季度的綜合業績:營收495.52億元,期內盈利145.48億元,也就是說平均每天1.6億的利潤!富可敵省吶,重點來了,其中收益大頭還是來自網絡游戲增值服務。
王健林說我們先定他一個億的小目標,結果騰訊在中午下班前就完成了。
阿里的商家數據
阿里系有價值的數據太多,畢竟涉獵太廣。但如果真要追本溯源,或許可以算得上是電商供應鏈數據,也就是大家常用火車頭采集的商家數據(公開信息,非隱私數據)。交易數據姑且放到一邊,因為眾所周知,淘寶是電商開創平臺,后來的同類平臺做的再努力,也始終無法趕超淘寶龐大的供應體系,沒有商家,那么用戶的第一感覺就是,選擇性小,果斷放棄。這一點,看看拍拍網就很明顯了。
豆瓣的評分數據
如果沒有評分數據,豆瓣的用戶會流失到哪里?想必是時光網(你也許會問,時光網是什么鬼?),因為豆瓣的優勢在于點評的高參與度,但點評質量卻被部分人士吐槽不如時光網專業。可專不專業對于一個單純想看且還未看電影的人來說畢竟不好置評,于是這種情況下,人們總是會選擇站隊“人多勢眾”的一方,和人們選擇淘寶放棄拍拍的理由一樣,因為開創者豆瓣率先培養好了信息供應鏈。
比如最近評分低到無下限的深夜食堂,小采一看豆瓣4萬多人評分的結果才2.3分就果斷放棄了,誰又會再去一一品味時光網的70條,哪怕很精致的劇評呢。
知乎優質的信息流
知乎是一個內容型的社區,而不是一個關系型的社區,與廣場效應的微博不同,與社交屬性的QQ空間也是不同的,所以用戶數據其實不見得那么重要(當然也不是完全不重要),反而是內容組織上更有吸引力,所以雖然之前我們有大神抓取分析過知乎的用戶畫像,但也僅供娛樂而已,相比之下,火車頭大神里抓取知乎問答內容的要更多一些。
百度的搜索數據、定位
基于百度搜索的大數據呈現出來之后,就具備了挖掘、預測和關聯的功能,憑數據而不是單純憑經驗來判斷,這樣的大數據思維讓百度的價值更上一層樓。
百度定位數據則可感知用戶線下移動行為,以此研究人群遷徙、商圈分析、商家選址、路線、導航挖掘等,像是每年春節的百度遷徙數據,就真實地反映了百度對大數據的掌握和技術處理運用能力。諸如出行、O2O、本地新聞閱讀、基于位置的社交通訊等應用對定位數據都是剛需。
